榮耀記特別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金融界榮耀記特別版,尋訪王牌分析師,發現投資真邏輯。

02
被宏觀第一耽誤的段子手——郭磊
郭磊 博士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12年前誤打誤撞闖入宏觀研究,12年后實力登頂戴上行業王冠,他就是圈內人稱"段王爺"的郭磊。

2015年郭磊曾準確預判大宗見底,2016年率先提出經濟復蘇,2017年旗幟鮮明地喊出產能周期回升和三四線消費升級。去年郭磊殺出重圍斬獲新財富等諸多獎項第一。榮耀加身后的郭磊猶守謙卑,他說要努力做獨立、清新、真誠一點的宏觀研究,他的理想是讓宏觀分析江湖重現工匠精神。

2018年初,郭磊提出名義GDP在韌性中逐步放緩;2018年中中美貿易黑天鵝出現,郭磊提出經濟將經歷"兩輪回落"。如今這些判斷也大致不言自明。同時他又是一個對市場有足夠敬畏感的人,他坦言預測是一件對錯參半的事情,他調侃說判斷未來就像是超遠距離射擊天空中的飛鳥,有時候各種動作都很標準,但依然難敵客觀世界深不可測的復雜性。

在這篇采訪中,你會看到一個談論起經濟問題邏輯嚴謹、不茍言笑;談論起理想和生活又畫風突變,詼諧幽默、妙語連珠,集宏觀分析師與段子手于一身的郭磊。


投資-見解

金融界:"過冬"這個詞一夜之間成為熱詞,中國經濟在過冬,資本市場在過冬,民營企業在過冬...您怎么看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如何"過冬"?"春天"在哪里?

郭磊:春夏秋冬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但經濟增長確實也一樣有四季。從當前周期階段來看,歐洲、日本、以及一些新興經濟體,它們的經濟已經度過了這輪景氣的高峰期,回落已有一段時間;經濟表現相對最強的美國如今也有放緩跡象,如果這輪美國金融市場調整后續傳遞到居民消費,美國經濟下來速度還會更快些,中國的外需后續總歸會面臨一定壓力。同時,地產目前算是內需中的一個景氣點,今年前三季度地產新開工表現強勁,三季度都超過20%了,后續也很難再加速。我們估計隨著出口和房地產的放緩,名義增長在今年Q4和明年上半年會逐步回落。這會反映在企業營收和盈利上。

除了周期性增長的壓力之外,我們的企業還會面臨另外兩方面的結構性壓力。一是貿易摩擦,一部分出口型企業可能會面臨關稅成本的抬升;二是信用環境二元化的背景下,中小企業會在一定程度上面對金融資源可得性的下降。這些都是挑戰。

所以微觀經濟主體有"過冬"的意識,本質上是對于這些風險因素變得更敏銳。在冬天里,優秀企業的戰略判斷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市場捕捉能力都會顯現出來,它反而會更有相對優勢,行業集中度會有提升。在衰退期,從成本到利率,從利潤率到杠桿率都會有一個再平衡。在行業出清到一定程度后,ROE修正,投資意愿修復,經濟就會有一個走向復蘇的正循環,那么春天就會到了。所謂周期,本身就是這個道理。

還要提示的一點是資本市場往往要領先實體過程半個身位。所謂一葉知秋,一葉知春,資本市場就是第一片葉子。我們估計這輪經濟短周期調整差不多到明年年中,而資本市場所理解的基本面觸底有可能會更早一些。


金融界:除了金融行業外,房地產、汽車是非常重要的兩大行業,從各地調研來看,車市、房市雙雙入冬似乎已是既定事實,您怎么看?

郭磊:汽車今年確實在工業、零售這兩端下拉經濟。汽車行業今年景氣度低是一系列原因的疊加,有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畢竟汽車有一定早周期特征;也有行業自身的周期因素、前期政策脈沖消退之后的回落力量、以及貿易摩擦背景下價格預期的一些影響。房地產目前還算不上入冬,新開工目前還是比較高,但三季度價格有松動,銷售也開始回落,銷售又會通過銷售回款影響到新開工和投資,后續預計整個地產系確實會壓力加大。整體來看,我們認為汽車對于經濟的下拉可能已經反映大半,今年Q4過去后,汽車的同比降幅會有收窄;但房地產對于下游的影響剛開始,尤其明年上半年可能會繼續發酵。


金融界:人民幣貶值一直是焦點問題,是否會"破7"爭論較多。在您宏觀分析的匯率框架中,人民幣貶值到7是否合理?或者基于您對政策的判斷,國家是否會允許人民幣匯率破7?

郭磊:這個問題要兩方面看。從購買力平價的角度,我覺得人民幣可能并沒有高估。所謂購買力平價,其實就是一籃子商品的貨幣比價。比如我們到國外,可以看到林林總總各種產品的價格。電子產品可能比國內便宜;食品、日常生活用品,比中國國內貴。加總起來怎么樣?這種加總起來的購買力比較就是購買力平價。這兩年沒有看到最新的比較權威的關于購買力平價的測算,但幾年前是有過國際權威機構的測算的,人民幣還被認為需要大幅升值;而且就經驗上我們對于內外物價的感受來看,人民幣的購買力應該是沒有高估,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

從另一方面看,匯率又是經濟相對基本面的映射,匯率的短周期波動在經驗上與兩個因素相關,一是經濟增長的內外增速差;二是內外利差。這兩個因素在2018-2019年對人民幣匯率不是太有利,匯率表現可能整體偏弱。

但只要人民幣年波動在一定范圍之內,比如看過去幾年的特征,年對年在7%以內,就問題不大。比如2015-2016年,是連續兩年貶值;2017年是全年升值;2018年是貶值。雖然有一定的趨勢性市場化定價的過程,但整體來看還是周期性的,和經濟表現及利率周期有關。


金融界:當前資本市場上"國進民退"爭議較多,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郭磊:兩個原因帶來的吧。首先,過去兩年我們的經濟政策比如像去產能、環保、金融去杠桿,它的副產品之一是導致政策資源更為集中,這在客觀上是有利于上游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和高信用等級企業的,在這一過程中,國企天然會比民企會更受益。另外一點,一些金融機構對政策理解不到位,可能更傾向于把錢貸給國企,因為后者存在政府信用的隱性背書,相對來說更安全,這也帶來這樣一種現象在一定范圍內客觀存在。當然,最近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信號,就是政策層多次提到正考慮以"競爭中性"的原則對待國有經濟。OECD曾經全面闡釋過"競爭中性"原則,指出它有八大特征,具體到成本、監管、補貼、稅收、債務、采購等領域,都要有什么什么樣的特點,也就是說這個東西對全球來說都是一個相對清晰和容易理解的框架。它如果后面成為我們國企改革的一個關鍵思路,應該還是會有一些看點的。


金融界:美債收益率一直被認為是全球無風險收益率的錨。如今,美債收益率上行,全球股市承壓。您對當前政策選擇有何看法?請您判斷一下未來中國可能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郭磊:美債收益率整體來看仍然處在上升的大周期中。而且在這輪美國加息的進程之中,我們也看到美債收益率的特點,加息之前可能比較強,加息之后可能會調整一段,整體來說是進二退一,震蕩上行。美國加息目前還沒有結束,我們估計今年12月份加息之后,明年還會有可能有兩到三次的加息。美債收益率中樞至少現在還不是一個頂,我們估計明年均值會比現在要高。

美債是一個錨,從簡單的意義上來說,美債收益率高了,意味著你買其他資產的機會成本就更高了,其他資產的相對價格就會更低,估值就會更有壓力。所以美債上行對全球風險資產都是一個壓力。

對全球其他區域的貨幣政策還是會有一點約束的。以中國為例,要保持經濟的內外均衡,我們的國債收益率還是需要和美債有一定的利差,F在不同于10年前,如今的中國經濟,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程度都高了很多,經濟的內外均衡是一個現實邏輯。

財政政策空間會稍微大一些,一是減稅,個稅減稅方案已落地,我們估計年內會有企業稅的減稅;還有就是財政支出的適度擴張和基建的修復,預計四季度基建會往上走。未來我比較看好的一個領域是農村基建,通過鄉村振興戰略去縮小縣城和農村的二元化差距可能會是政策的一個訴求。還有我們的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可以去推動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投資。


職業-使命

金融界:您做宏觀研究多少年了?

郭磊:從2006年畢業差不多12年;進入證券市場大概是2010年到現在,8年左右。


金融界:您為什么會選擇做宏觀研究?

郭磊:基于對于宏觀研究的熱愛啊。其實也沒那么感人,最開始我是想做非銀行業研究員的,結果我去的第一個研究所就說你是博士啊,你來做宏觀吧。我說等你們找到了宏觀的人我可以轉非銀么?他們說絕對沒問題。于是....。所以說人生有時候不是一個決定論的框架,它充滿偶然性。


金融界:您認為做宏觀研究最需要具備的是?

郭磊:我覺得,首先必須有一定的學院派的、專業化的訓練,宏觀特別怕民科;其次是對宏觀研究這塊應該有堅持和內在興趣,做了宏觀就堅決不做非銀;然后,在金融市場上要有一定時間的錘煉,有過無數判斷成功的欣喜和小經驗,也有過無數判斷失誤的教訓,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和體系。


金融界:您對宏觀研究的定義是什么?

郭磊:我只能定義金融市場上的宏觀研究。其實有三類角色都會研究宏觀經濟,一類是高校和研究所;一類是政策性機構;一類是金融機構。

金融市場上的宏觀研究,就是以輔助投資決策為目標,對宏微觀經濟數據進行梳理和分析,對當下所處的經濟階段、未來演變趨勢、以及經濟特征對于大類資產的影響進行判斷。因為是以輔助投資決策為目標,所以有時候我們的核心考量不是應然性(這個世界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而是實然性(這個世界會是什么樣子的)。


金融界:做宏觀研究,您如何拓展自己的思維?

郭磊:每個人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開闊自己的一個方式就是相信別人同樣優秀,多聽多看。這兩年太忙遠遠做不到了,2016年之前,我幾乎熟悉這市場上每個宏觀策略同行的每一篇研究,別人的每篇出來我都會去看。


金融界:您的研究格言是?

郭磊:做不公知化、不口號化的研究。


金融界:您工作經歷中最有成就感的是?

郭磊:我覺得最主要還是2016年孤身一人入圍新財富,2017年帶著一個初創型團隊拿到了三大獎項的第一名。他們每個人都是我對著簡歷,對著wind研究報告一個一個挑出來的,大家形成一個有風格的研究型組合,一起努力一把,用實力說話,我覺得這個過程還是挺燃的。


金融界:您的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及如何解決?

郭磊:2016年吧,當時個人職業生涯還是遇到一些波折。解決.....解決就是默念三遍:我是金子,我會閃光的。


金融界:十年后您希望的職業是?

郭磊:十年以上的預測是挺難的,包括十年之前我們很多人可能想像過10年后這個世界會是什么樣子,后面再看都不是特別靠譜了。從國外經驗來看,宏觀策略需要經驗積累,還是有一定護城河;但說到底行業生態、技術條件也在不斷變化,很難說我們的職業經驗能夠有多持久,說不定將來AI就做宏觀分析了,我又是只懂邊城,不懂編程的人?傊,審慎且努力地做好每一天吧,未來無非是一個連續意義上的現在。


金融界:您認為分析師行業未來會如何發展?

郭磊:這一行業總歸會越來越成熟。無論行業規則怎么變,我相信"研究創造價值"的基本原理應該不會變,而且會越來越成為行業標準。


生活-信念

金融界:您最愛看的一本書或電影是?

郭磊:我讀書比較雜,很多領域都是發燒友。很難說哪一本或者哪些。比如年輕時候喜歡紅樓夢,紅學書就有數百本。


金融界:您最大的業余愛好是?

郭磊:這幾年是看電影。因為私人時間非常少,看電影一般是在飛機上,那真的是最主要的業余時段。后來不知誰發明了飛機上提供wifi,有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工作。我們這行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體會:上了一趟航班,發現有wifi,一時就不知該喜該憂。


金融界:什么是您堅持的人生信念?

郭磊:做事多堅持一些,守得云開見月明。


金融界:17歲時您的夢想是什么?

郭磊:17歲當時已經是大學二年級了,夢想也和其他大學生一樣,希望能逃課、掛科、談戀愛什么的,人生更完整些。但我當時也有計劃一直讀到博士,比較喜歡校園,總歸希望在校園久一些。


金融界:現在的理想是什么?

郭磊:人到中年,其實已經無所謂理想,每天繁瑣的工作生活就是理想本身。如果一定說有,有時候我們會跳過世俗的性價比視角去堅持一些東西,我覺得這些片斷就是理想。我有個朋友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覺得說得特別好:理想并非一定要實現,它的存在,在于提醒你你曾經是個什么樣的人,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你現世的生活并非全部。


金融界:做宏觀研究對您的價值觀有什么影響?

郭磊:宏觀研究實際上還是經濟學思維的一個延伸,而經濟學,它和純粹的理科文科思維都不一樣,我的理解它本質上是一種世俗的工具理性。無論是一個國家,要實現繁榮富強;還是一個普通人,要實現花好月圓,它都有一種最優路徑,即收益最大成本最小的方式,經濟學本質上是研究約束條件下的最優解的。我們這專業出來的,有時候看一些社會問題也會比較工具理性一些,就是長期這種思維習慣的結果。


金融界:您的睡眠時間通常有幾個小時?

郭磊:曾經和同行粗略算過,我們這行,每年要工作4000多小時吧。按說應該多休息的,但因為太忙,在夜里11點之后才會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反而不舍得睡。所以對睡眠這件事來說,真的是需求擴張+供給收縮,這邏輯和大宗商品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甚至都不是折舊,我們是燃燒。


金融界:您最遺憾的是?

郭磊:最遺憾的是我段子寫得很好,但沒能成為一個脫口秀演員。


金融界:您最感恩的是?

郭磊:在我成長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可以認識到我的價值,并且給我平臺和機會的人,他們永遠是我的伯樂。


金融界:您最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郭磊:中國是一個正在快速變化的經濟體,對于任何一個宏觀經濟和制度演化博弈的研究者來說,中國都是一個絕佳案例。我隱隱覺得當下我們很多經濟學者的視角不對,它相當于站在一個空中往下看,這是合理的,那是不合理的;這是高效率的,那是低效率的,似乎忽略了經濟規律的有效性和經濟現象的內生性。未來我想找機會把自己的idea寫下來。古人不是說三不朽嗎,立言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個經濟學博士和多年中國經濟的觀察者,多少還是想做一個立言的人。當然,我會愛惜羽毛,確保我的書值得往書架上放才會寫。


金融界:如果有時間的話最想做什么?

郭磊:一段假期,一塊海灘,一杯啤酒,一個PAD。

加入我們(JOIN US)

金融界網站

"慧眼"分析師

国产高清美女av自拍